生命,除了應負擔的責任外,是否該聽聽自己內心的渴望呢?
Designing Your Life /Bill Burnett & Dave Evans /許恬寧翻譯/大塊文化
有句話說,女怕嫁錯郎,男怕入錯行。在人生的旅程上,婚姻及工作大大影響著人生幸福與否。然而,要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,就要看我們的智慧、機運及毅力。
"Dessgning Your Life" 這本書主張人生要有所審思、規劃,提出一個儀表板,上頭有工作、遊戲、愛和健康。為了要擁有完滿的人生,這四個面向缺一不可。
本書有以下幾個令我"驚艷"的想法。
重擬問題
人生遇到難題卡關,往往對於難題的是否有正確的認知,關係著是否能夠找到正確的解答。
(找出+解決)問題~擁有想要的生活。
事實上,人們往往浪費時間在不是問題的問題,或是跟自己無關的問題,或是無法解決的問題。
對於真正要解決的問題,要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,才能夠解決問題。
所以,當人生出現困惑時,要先判斷是不是屬於自己應該要處理並能解決的問題。然後,找出關鍵之處,提出解決之道。
打造自己的羅盤
藉由寫下人生觀、工作觀,先知道你要去那裡,才能規劃路線圖。
想想看為什麼要工作、工作的意義、工作和個人、他人、社會有什麼關連、所謂好工作或值得的工作是什麼?工作和成長、成就感的關連等等,再來建立自己的工作觀。
而建立人生觀的時候,要先考慮到人究竟為何要活在世上,人生的意義目的為何?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連?.......。
了解、認識自己的天賦、個性、喜好,不用模仿別人的人生,作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
心流
找出哪些事情,可以讓你可以完全投入其中、感到欣喜、快樂,卻又鎮定與祥和,時間彷彿靜止或瞬間而過。
過程中,極度專注,過後卻仍活力充沛。
引用楊定一博士所說,心流,就是非時間的狀態,就是活在當下。
船錨
什麼是船錨呢?簡單說,一個難題就把自己通往夢想的道路堵塞住了。
所謂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。死心塌地的以為,完成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。不知靈活運用,如化繁為簡,甚至以退為進等。就這樣長年累月,眼巴巴望著遠方,卻寸步難行。
好比高雄到台北,可以選擇的方式多得很,比方搭飛機、高鐵、火車、巴士、甚至騎機車、腳踏車、走路。
當方向底定後,不論用什麼方式,只要能夠朝著目標前進,有朝一日,一定可以達成理想。
非單一的解決方案
人,基於惰性,往往遇到第一個解決方案,就投降了。
事實上,如能有較多的點子、選擇,往往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。
凡事,適度評估,作出抉擇,立即實行,再度修正。這樣很多事情,相信都能迎刃而解,圓滿成功。
心智圖
不是每個人都是點子王,如何創造出更多的選項,需要腦力激盪。
藉由心智圖,不斷衍生更多的可能性、創造力。自然就能找出最適切的方法。
原型對話
為自己的夢想,打造原型。而藉由與原型訪談,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以為的樣貌與實際是否有落差。
書中更提到,求職者因與原型訪談,而獲得許多寶貴資訊,甚至工作機會。
常言道,千金難買早知道。如果能與前輩深談一番,往往可以減少許許多多無謂的摸索。
選擇幸福
生命設計,就是要選擇幸福,而其訣竅,在於學習做好的選擇,而非正確的選擇。
選擇流程:蒐集+創造篩選
選擇
放手+前進
不要無限上綱做出太多的選項,有時候,反而讓我們遲疑不前。而一旦決定後,除非出現不可逆的狀況,否則,要愛你的選擇、堅持你的選擇。
披薩-中國菜效應
當不想要的選項,變成既定事實,這時才知道自己心之所向。
有時,遲疑不決,不如馬上做出選擇,這時反而事態明朗。
心領神會
感覺自己彷彿化身成為那個人。
當有數個選項時,其實,可以先試著就其中一個項目,氣定神閒,活的好像就是那個選項的狀態。
比方已經選擇農場工作或是某個行業等等。最後找出自己最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個人認為,這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上,比方說,想要成為快樂的人,先讓自己時時把笑容掛在臉上等。
放手的關鍵
放手,不是什麼都不想,而是藉由關注其他事物,移轉注意力,繼續往前走。
放手,往往說得簡單,卻難以辦到。但只要願意先跨出第一步,就不會一直困在死胡同了。
對失敗免疫
哲學家詹姆斯.卡斯,提出<有限與無限的遊戲>(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)生命中的每件事情,幾乎都是有限或無限的遊戲。
有些事情是一次性,如化學科目考試;有些則是永無止盡的,人際關係、工作升遷。
對於永無止盡的遊戲而言,失敗,並沒有任何的意義。
無論如何的挫敗,都不減少我們身為一個人的價值。
失敗與成功,都能夠讓我們獲得學習,只是大家偏愛成功罷了。
分析失敗
失敗,可以分成失誤、弱點、成長機會、心得。
分析檢討後,繼續往前走。
人生,是不斷的學習,而非一場決勝負的競賽。
建立團隊
找人合作,來進行生命設計。
團隊成員:支持者(可以求助的人)、參與者(與原型有相關的人士)、親友團(跟我們有親密關係的人)
我們無法以淺薄、有限的人生智識、經驗來單打獨鬥,聰明的人能夠借力使力。
好的導師,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、能保持客觀,引導我們用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的難題,及可能的重擬情境,跳出筐臼,產生新的想法、新的路徑。
平衡的迷思
不要和現實作對,沒有人可以完美分配所有的時間、精力、資源。
只要我們曾經努力愛人、好好過日子、對社會有所貢獻,而且人生充滿樂趣。那麼,就不枉此生了。
擁有幸福生活的關鍵,在於是否快樂,而非升遷。